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行業新聞

健康生活 從“鹽”開始

發布時間:2014-10-25 18:02

      ——專訪省鹽務局武漢分局局長羅遠景(一)     一日三餐,市民每天離不開鹽,但用鹽如何更科學,吃起來更健康,卻大有學問。為此,記者就此專訪了省鹽務局武漢分局局長羅遠景(以下簡稱“羅”)。       市民吃鹽經歷了哪些階段?       羅:新中國成立以來,市民吃鹽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94年前,人們吃的是大顆粒的食用鹽,由于不含碘,甲狀腺腫、克汀病等地方性碘缺乏病患病率居高不下。     第二階段是從1994年開始,為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克汀病等碘缺乏病的發生,我國采取長期供應加碘鹽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即在食鹽中加入碘酸鉀(KIO3),這是一種最科學、最直接、最有效、最簡單、最經濟的防治碘缺乏癥的補碘方法。隨著加碘食鹽的普遍食用,碘缺乏病患病率明顯下降。     第三階段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食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少吃鹽、吃好鹽、科學用鹽”已成為健康生活新理念,多品種食用鹽應運而生。       武漢市面上主要有哪些鹽?       羅:目前武漢食鹽市場上除了“云鶴牌”精制碘鹽外,還有“云鶴牌”綠色食品碘鹽、加碘晶純鹽、低鈉鹽和無碘鹽。       剛才您提到了綠色鹽,開發它的意義是什么?       羅:“云鶴”綠色鹽(1.5/350克)是普通精制鹽(1.3元/500克)的升級產品。開展食鹽升級工作是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具體體現,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消費觀念已從數量型轉向為質量型、健康型,消費者對食鹽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食用綠色、健康食品已成為主流,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食用天然環保,高質量的綠色食品碘鹽,“少吃鹽、吃好鹽、科學用鹽”已成為健康生活的新理念。“云鶴牌”綠色食品碘鹽的誕生正是湖北鹽業順應了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是社會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       綠色鹽與普通鹽有何區別?       羅:綠色食品碘鹽是普通食鹽的升級產品,是綠色食品的一種,綠色食品碘鹽各項理化指標和衛生指標不但符合國家食用鹽標準,同時還達到農業部NY/T 1040-2006《綠色食品食用鹽》標準要求,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的食用鹽。     綠色食品碘鹽與普通食鹽最根本的區別是:綠色食品碘鹽中不含亞鐵氰化鉀抗結劑。由于食鹽具有容易結塊的特性,嚴重時硬似石頭,不便于食用,在食鹽中添加亞鐵氰化鉀是防止食鹽結塊的最理想的方法,食鹽國標中是允許使用并嚴格規定了添加量。實踐證明,在食鹽中添加微量的亞鐵氰化鉀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是為了體現綠色消費,綠色食品碘鹽中不允許添加亞鐵氰化鉀,為解決食鹽易結塊問題,目前我省“云鶴牌”綠色食品碘鹽中添加的是一種新研發的經衛生部批準許可使用(衛生部2010年第23號公告)的抗結劑——檸檬酸鐵銨,這種新型抗結劑屬于食品營養強化劑,不僅能保證食鹽不結塊,同時使用更安全。       綠色鹽為何價格高出普通鹽?       羅:經省物價部門批準,350g袋裝“云鶴牌”綠色食品碘鹽市場零售價為1.5元,價格比普通碘鹽略高,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綠色食品碘鹽各項理化指標和衛生指標不但符合國家食用鹽標準,同時還達到農業部NY/T 1040-2006《綠色食品食用鹽》標準要求,其生產工藝要求更高,品質更優,因此自身的生產成本較高。在全國范圍來看,周邊省市早在兩年前就已經上市了綠色食品碘鹽,與他們相比,我省的綠色食品碘鹽價格屬于中等水平。其實,購買食鹽的開銷在居民支出中的比例很低,營養學家的建議食鹽攝入量是每人每天6克為宜,一個三口之家一天18克,一個月30天就是540克,一個月的開銷也就是2元錢。       綠色鹽投放市場反響如何?       羅:綠色食品碘鹽投放市場兩個月來,逐漸得到了市民的認可和歡迎。很多消費者,到超市只購買綠色食品碘鹽和低納鹽,我們問他們原因,他們回答說是聽了宣傳才知道吃這兩種鹽對身體有好處。     近幾年來,食鹽升級已引起很多省市的關注,山西、內蒙古、河北等省市及地方政府相繼發出通知,要求優化市民的食鹽結構,推廣普及綠色食品碘鹽,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近日,我省一些市縣政府還專門發出通知,推廣普及綠色食品碘鹽,作為調整食鹽結構,保障食鹽安全,提高人口健康素質的惠民舉措。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电影,亲子乱子伦视频,她快高潮时故意拔出来,被CAO的合不拢腿